对,战争年代,这很正常,对德国士兵来说,一切都很正常,对他来说,应该也很正常。
而她的很多行为习惯,完全符合他脑中一个很神秘的种:宅女。
他要一个人。
这个二战宅女自诩南方人,却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她帮助犹太人,却又怕死的不行,她表面害怕,可是心里却好像怕的和其他人本不一样
回忆的过程是愉快的,他心里的暴因为那姑娘满脸唯唯诺诺却显而易见在吐槽的
睛而平息,她
上有着非常异于常人的气息,这是一个女
提倡独立的时代,女
总是在柔弱和要
两个极端间徘徊,可是这个女孩却不一样。
“上尉,您必须冷静,我们快要发了。”副官在外面低声
。
不行,不能这么去。
而不是一个刽手。
即使德国会失败,即使自己会死亡,即使从此在一个上尉的位上庸庸碌碌……他也要活的,像个人。
“上尉,请您冷静,这些都是武装党卫队的,我们国防军绝对不会这么
。”
假想会错,观念不会错,印象会错,记忆不会错。
“我无法冷静!”奥古斯汀怒,他忽然一愣,问
,“你说,你们是不是早就知
他们所谓的打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只有我不知!?”
“正常?!这怎么会正常!?这本就不……”奥古斯汀忽然愣住了,他跌坐在椅
上。
“我们以为,您肯定知,因为这很正常。”
可他觉得不正常,这一切都不正常……因为他是罗桐。
她绝对不要,但也绝对不柔弱,很像前世的那些受过
等教育的女孩,真正的柔中带刚,不会自诩
于男
,但也不会
依附男
的菟丝花。
“但是在别人看来!我们都是德国军队!都是残忍的,没有人的刽
手!”奥古斯汀猛的大吼,他愤怒的转
,走
自己的营帐,脑中一幕幕闪过的是那成堆的尸
,里面甚至还有孩
又小的
躯,支离破碎。
几天后,华沙失守,他指挥手对付华沙市
的反抗。
罗桐的观念牢牢的占据在灵魂的最深,而且不知不觉的维持着他最后一丝人
和良知,这些让他和那些杀红
的士兵区分开来,让他还能清醒的分辨是非。
一群拿起枪的平民自然是毫无威胁的,他就着月光和火光在华沙的废墟中踱步,独自一人,他近几天一直在
的,回忆过去。
如果他持自己是奥古斯汀,他将最终沦为一个面对屠杀和暴行无动于衷的刽
手,他无比庆幸,他曾经是罗桐。
然后,他遇到了真正的中国人。
“我就是中国人,日本正在侵略我的祖国,我以假扮他们为耻!”
有关中国的记忆是那么的飘忽,在脑中忽隐忽现,他几乎要再一次怀疑自己到底曾经是不是中国人。
副官立正:“是的上尉。”
心里那因为回忆起中国的苦难而渐渐升腾,他的脑中就像因为这句话而打开了一本书,一页一页翻了过去,那儿有北京,有南京,有长城,有太行山……
可是现在,他作为罗桐的回忆,正在渐渐减少,不是因为记忆的减退,而是因为他曾经为了战争如此持自己是奥古斯汀。
很好,很好!
,可谁都能听到他声音中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