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的,卖给自家镇上的人用。可是后来袁镇长,当年他还只是副镇长,花重金请了一个有祖传手艺的老人来传授了这宝贝技术,把以前的烧砖的窑场改成了今天的瓷厂。”
“那是多久前的事?”
“也就十年吧――不,有十一年了。”中年女人说,“以前我们镇那个穷啊,好多人要想养家糊只好到外县去找差事。后来有了这个瓷
厂,招了一大批工人,然后又拿这个开厂的钱办了好几个其它的厂,大家这才有了活路,不用离乡背井的了。要是这个瓷
厂早一
开,风勇
也不用离开老娘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也就不会――唉,人的命,天注定!”
“说了半天,这个第一窑,就是第一个开办的窑场吗?”
“不是啊,我们镇公家的窑场就有一家,其余的全是镇上那些‘能人’自己的买卖。”中年女人用鼻孔哼一
气,显得有
鄙视,“那些小窑场的
本产不
瓷
厂的好货
,不过骗骗不懂行的、只看名气的人。真正的行家,是不会买他们的东西的。我听说镇上前几天来了个大城市的大报记者,这些人全跑去巴结了,就是想上报纸,免费宣传宣传。我家里的就老实,不肯开私窑骗人,不然也能富余
儿。可是象我这样过日
才踏实,不赚那昧心钱,心里舒坦――”
万里没敢说那个所谓的‘记者’就是自己,只是合地笑笑。这女人心善、正派,可就是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一句话能牵
她一车话,而且能越说越远、答非所问,他只好等她
气的时候
话打断她。
“那就是说‘第一窑’的意思是唯一的窑场?”他耐心地导回话题再问。
中年女人愣了一,显然把最初的问题都忘了,“不是。先生你还没明白,第一窑就是窑场开办后,生产
来的第一批瓷
。”
“原来是这样,真!”万里赞叹了一句,又去看那些白瓷。
“其实第一窑来的大
分是砖。”中年女人得意地说,好像这是个秘密一样,“袁镇长自从知
那个烧窑的密方就一直亲自带着手
在窑场里反复实验,两个星期都没有
来。为了保险,第一窑
的大
分是砖,只有很少的瓷
。不过听说这些瓷
有一
质量问题,镇长说为了保持好信誉就全
给砸碎了,真是可惜。可是这是咱们私
说啊――”她忽然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后来不知
是谁,可能觉得这样糟蹋东西,就从里面倒
几件来卖了。”
“卖给谁了?”万里急忙问,觉得脑海中灵光一闪,觉得抓住了些不确定的东西。
“我哪知那个啊,我也是听说。”中年女人愣了一
,“我也不明白疯娘怎么会有这宝贝,还一
就有四件。现在这个可值钱了,如果要卖,风娘都能雇个佣人来侍候了。我家里的是瓷
厂的第一批工人,他以前还正经研究过哩,他说这确实是第一窑的东西。唉,风娘这么大年纪了,要不是遇到我们这些好心人,可能被人骗走了这四件瓷
也说不一定。”
“你刚才说,你丈夫是窑场的第一批工人,那么窑场第一批东西时,他在场吗?”万里继续深
。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第一窑的时候,是镇长带人亲自
的。虽然
了大
分的砖,就那么
瓷
还给砸了,但也算实验成功吧。从那儿以后才招收的工人,我家里的才去
的工。听说,那样也是为了保密。虽然只有我们这儿才
那种粘土,但手艺要是外
的话,也是保不住这门
生意。工厂的工人也是各
各的,密方没有人能完全知
呢!”
万里没心思听她说起工厂里的事,他只关心第一窑的况,于是接着问,“当时和镇长一起关在窑场里
实验的都有谁?”
“都有谁?”中年女人看了万里一,觉得他外表长得一副聪明相,但脑筋确实有
不灵光,“当然都是
呐,难
会让我们平
老百姓知
那个密方?是镇长带着他手
的人实验的,足足两周没
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