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小心翼翼地池
里,像个
运动员般努力压着
花,生怕溅到别人。
池比较深,而且尸
腐败程度很严重,如果用扒钩直接打捞尸
的话,一是难度很大,二是容易破坏尸
上可能留存的不多的证据。
“尸初步检验了吗?”
此时已经是深秋,捞尸自然是苦差,尤其是和一
度腐败的尸
共同泡在这么一个狭小的池塘里。要忍受恶臭,要忍受能够想象得到的
腻的手
,而且池
这么深,即便穿上防
服,仰
把尸
送上池边的路上,也难保尸
上的
和淤泥不会迸
里、嘴里或是衣领里。
“是啊,”黄支队说,“尸抛在这里,比沉尸长江更不容易被发现。如果抛到江里,尸
很快就会浮
来了。”
“既然是这样,”我说,“那我们再去看看吧。”
我,说:“当务之急,得把尸
捞上来。”
“开始我也怀疑过这个问题,”黄支队说,“不过想想也很简单,这个池是通往长江的,因为年久失修,没人维护,所以池底一定覆盖了大量的淤泥。当长江
位
降时,尸
会沉到池底,甚至发生翻
,淤泥自然就黏附到尸
上,等长江
位回升,尸
再次浮上
面,可淤泥就很难脱落了。”
厚厚的防服不能阻隔深秋的池
透
的寒气,我
后,一阵寒战。
还没靠近池,迎面就扑来一
腐臭的气息。可能是因为长期无人打理,池
里杂草丛生,淤泥遍布。此时的
位并不
,只到池边的一半。池中央
黑乎乎的一坨东西,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泥土。不用竹篙探查,的确很难看
这是一
尸
。
如果不仔细观察,本不会想到这座小屋的后面会有一个观测长江
位的小池塘,更不会想到这座用
泥砌成的三平方米左右的小池
里居然会有一
尸
。
一阵沉寂之后,我默默穿上了防服。
“尸背上怎么会有泥土?”我问。
我第一次抓住的是死者的手,因为在,无法看见尸
的手的
况,只
觉一阵
腻。我心想要么就是淤泥太厚,要么
想想就恶心,谁愿意去呢?
“他的可能不太大,”黄支队说,“这个老病恹恹的,
不太好,说是每天都要喝药酒。如果是他
的,何必自己来报案,就让尸
在这里继续烂掉不更好吗?不过放心,我也派人去调查了,以防万一。”
听见我要求打捞尸,现场的民警脸上顿时浮
了苦
。
“不
的,”老
话
,“池
面有
和江里通着的,建这个池
就是为了观测江
位的。”
我和法医先在尸
附近夹杂着杂草、垃圾和淤泥的
中摸了一阵,避免遗漏一些重要的证据。然后,我们一起抓住了随
波浮动的尸
。
和我一起穿上防服的,还有
法医。
“那你们调查他了吗?”我指了指外面的看守老。
“这个地方很隐蔽啊,”我说,“不熟悉或者事先没考察过的话,是不会知这里的。”
“没有,我们害怕尸附近有痕迹
证,正在调
泵来
。”黄支队说,“把池塘的
,再看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