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你们小姑姑快回来了,你们暑假过完之前,我带你们好好玩玩。”
“太好了,富贵叔你真是大好人。”
然后小娃们一起喊:“富贵叔是大好人,富贵叔是大好人……”
让陈凌听来又羞耻又疼。
不过有一,陈凌还真放在心上了。
那就是这山上的竹鼠越来越多,也有泛滥趋势这件事。
竹鼠并不如老鼠那般讨人厌。
但这些小胖墩们,也不全是好的,起码对竹的伤害就比其它小兽们大得多。
如果不,任其发展的话,这片
丽的竹林,可能要被它们毁掉的。
不用说,这就是一个新的隐患。
“小龙虾快过季了,到时候把孙艳红喊过来,竹鼠试试,我去年冬天正好也摸索
来竹鼠锅
的吃法了。”
陈凌心里琢磨着。
……
咔嚓、咔嚓。
陈凌砍着枯死的竹,六妮儿他们就带着睿睿,一会儿追竹鼠,一会儿扒拉着竹
去找竹象。
所谓的竹象也叫笋虫。
与面粉中滋生的黑如蚂蚁一样的象鼻虫差不多模样。
只不过竹象比象鼻虫大得多,知了猴大小,是红的,
上
的,有金
和天
那种的甲壳。
据韩教授说,这玩意儿除了长江以南,也就他们这大秦岭西段有一些。
但不咋说,在娃娃们
里,这就是一种不
于知了和蚂蚱的
味小零
。
抓了烤了,肉质很鲜。
他们带着睿睿鼓捣,用细细的竹枝,加上韧细长的草
,穿着竹象,让它们嗡嗡的飞,说是玩完了再去吃,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睿睿也兴得很。
跟着这些哥哥们,他是本不用陈凌
的。
陈凌噼里啪啦砍了一堆竹,打成捆,觉得这些还是有
少的,就把这些放回竹屋那里,继续在西山上打柴。
小娃们也继续跟着。
这次不是砍竹,陈凌就允许他们捡柴了,之前是怕竹刺伤到他们、划伤手。
他们在山上打柴,也有村民带着游人上山玩耍,摘些早熟的野猕猴桃、野,或者无花果等野果吃。
也抓鸟、逮兔啥的。
今年山上的东西确实是多起来了。
野兔、刺猬这种常见的就不说了,各种梅花鹿、草鹿成群的现。
引得一帮外地人惊呼、追逐。
玩得开心得不行。
当然了。
有玩开心的,就有闹不愉快的。
就比如,陈凌家的对门邻居王二婶的两个儿
,王立华和王立国回村之后,
馋村民们现在接待外地游人赚钱的事
,也跟着凑
闹。
但是他们太贪心了。
吃住玩都死要钱,到了山上,人家过来玩的两个小孩捡了两只小刺猬也要收人家钱,而且要的还不少。
把人一惹
了,夫妻两个,跟他们兄弟俩大吵起来,差
大打
手。
场面闹得很是难堪。
陈凌背着柴,领着一帮娃娃过来的时候,其他的外地人也在帮忙说话,数落王立华兄弟俩的不是。
而别的村民呢,只是看闹,并不去
他们俩,一句好话也不帮忙讲。
最后只得灰溜溜的山去了。
“呵,这俩王八羔跟
元他老
王老臭一样,不是东西,回来也是坑蒙拐骗,呸呸呸。”
有村里的婆娘对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屑的唾骂。
陈大志看向陈凌:“还是富贵你看得长远,提前跟大队说过咱们要守哪些规矩,要不然都像他们这样的,钻了钱
里,逮着人就坑,以后谁还敢来咱们这里。”
当初王来顺就问过陈凌意见,陈凌只说注重卫生,不要宰客,其他的也没多。
王聚胜和王立献一家是最先开始接待外人的,当时是周卫军一伙,他们自然很听从陈凌的,后面的人有样学样的,才有了这半年多以来,好几次的游人盛况。
陈凌笑呵呵的放柴,拿着
壶给儿
喂
:“啥看得长远不长远的,人嘛,谁也不是傻
,你逮着人家往死里坑,像宰牲
一样的宰,这人家谁乐意呢?”
有外地人听了就问:“那在你们家住宿怎么那么贵,这不也是宰客吗?”
“哈哈,我家啊,我家那边不啥时候都是那个价格,从一开始农庄建起来就没变过,去不去人我也无所谓,不会人少就降价,人多就涨价,没有忽
忽低,随意定价,你说这能算宰客吗?”
“呃,这么说,好像确实不算哈。”(本章完)